師語薪傳研修會實施要點10203修正版

上篇:「師語薪傳研修會」實施要點修正版

天人文化院2013年3月

壹、 緣起

光照首席為「深耕深根」天帝教化,指示天人文化院研擬推動讀書會。有鑒於天帝教教義、經典文義深奧,較不易於探討,故文化院歷經數度會商,決定以文字淺白,意義深遠,源於 本師世尊的《師語》作為親和研討主軸,至於其實質內涵與範圍則涵蓋教義、教綱、弘法院教師講義、經典等帝教典籍,故親和研討之時,仍須時時旁徵博引,相互參證,期使 本師世尊的精神教化能夠代代薪傳,永垂萬禩。

因 本師世尊乃天帝教精神之最高典範,因此,天人文化院特別推動「師語薪傳」讀書會,期望參與同奮藉由深入研究、討論《師語》,體悟、效法 本師世尊「謹遵天命,服從師命,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的奮鬥精神,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與修持之中,故而將該讀書會定名為研修會,期望共同建立一個相互研究、學習、鼓勵、支持,彼此尊重的修習園地。

貳、 宗旨

了解本師世尊精神, 並將其落實於日常生活與奮鬥修持之中,先自我教育,改變自己,再感化他人

天人文化院藉由推廣「師語薪傳研修會」,鼓勵同奮深入「修識」師語、帝教教義、經典、聖訓,透過同奮之間的親和研討與奮鬥修持經驗心得分享,將帝教精神內涵溶化、落實於同奮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帝教精神深植同奮之心,經由同奮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進一步能夠感化他人,達到端正人心,化劫救劫的效果。

換言之,此次推廣師語薪傳研修會的性質並非進行一般的學術探討,其宗旨與目的,而在於—藉師語薪傳研修會探討的過程,深入了解師語、教義、經典、聖訓的內涵,並將其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與奮鬥修持之中。

關於修持生活化, 本師世尊曾經諭示弘教的重點在於:

要使帝教的教義內涵、中心思想在個人、家庭中落實生根。不但要對外宣傳,更要先向自己宣傳,即自我教育,切實做好四門功課,使之習慣化,生活化。在人生守則中所認定的兩個字都瞭解其意義,能溶化於日常生活,使自己舉手投足、言談舉止、思想行為,都能表現出是一個標準的帝教同奮。……如此才能改變自己,感化他人,共同為己身之生存而奉獻;如此才能產生正氣,只有正氣才能化解暴戾之氣,也可以說正氣是消除戾氣的唯一利器。《師語》第40頁

本師世尊駐世期間亦一再諭示同奮「一面救劫,一面弘教,一面生活,一面修道」。歸納而言,即是要求同奮必須在日常生活中一面真修實煉,還原返本;一面盡到救劫弘教的天職。同奮唯有謹遵師命,服從天命,方能成就「天帝教救劫急頓法門」,即地修成真我,與宇宙共始終。

綜合上述,可知帝教精神內涵大致可歸納為「救劫弘教」與「還原返本」等二個層面,此二者亦為天人文化院推廣「師語薪傳研修會」的宗旨與目的。希望參與「師語薪傳研修會」的同奮皆能謹遵師諭,朝真修實煉,還原返本與救劫弘教的大道奮進。

參、 組織

「師語薪傳研修會」是由各教院、堂教務中心負責推動,成員人數約在10到20人之間。研修會組織應設召集人、帶領人、親和小組長、分享人、紀錄。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召集人

召集人是研修會承上啟下的精神指導,為「師語薪傳研修會」的主辦人,可由教院之院教、開導師、神職人員擔任。

二、 帶領人

帶領人是「師語薪傳研修會」的承辦人,負責籌劃、主持討論。由召集人遴選具有教職經驗與犧牲奉獻精神,願意為宣揚 本師世尊精神和宇宙大道出心、出力的同奮。

三、 副帶領人

遴選1至3人,帶領人無法出席會議時代理主持會議,

平時規劃及準備會議資料,並親和親和小組長反映問題及負

責聯繫親和小組長出席參加師語薪傳研修會活動。

四、 親和小組長

每小組約三至五人,由參與同奮推派熱心且親和力較佳的同奮擔任親和小組長,親和同奮反映問題並負責聯繫同奮出席參加師語薪傳研修會活動。

五、 分享人

分享人由召集人或帶領人邀請對當次研修主題學有專精或具有修持經驗與心得之同奮(例如巡迴講師團講師)擔任,亦可由召集人或帶領人兼任。

六、 記錄

由帶領人邀請文字表達能力較佳之同奮擔任,負責填寫「師語薪傳研修會紀錄表」。

肆、 公約

為能保持「師語薪傳研修會」祥和、喜樂的磁場,謹訂以下公約,願全體參與同奮共同遵守,期能因氣氛祥和融洽,而得與 本師世尊於無形中同步天人親和,獲致最佳研修效果。

(一)每人發言機會均等。

(二)宜傾聽他人發言,靜心思考或自省。

(三)宜主動提出有助於將 本師世尊精神教化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的省思,以活絡討論氣氛。

(四)鼓勵每位同奮發言,但不宜勉強。

(五)宜尊重他人發言權利,切勿任意打斷。

(六)帶領人及發言者宜掌握時間,針對議題深入探討。若發言時間過長或離題,帶領人可委婉地將討論引回主題。

(七)宜尊重、包容彼此看法的差異,不宜強烈批評或進行人身攻擊。

(八)進行討論時,不宜私下交談,以免影響會場秩序。

(九)必須尊重個人隱私,未經他人同意,切勿談及他人隱私或論人是非。

(十)宜針對天帝教師語、聖訓、教義、經典等典籍深入研修,切勿妄談神通靈異,自誤誤人。